疫情带动了线上新经济的发展,也带火了最近朋友圈刷屏的“地摊经济”,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地摊经济火爆,你从中了解了哪些财经知识点?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以往,因为影响市容市貌、居民正常生活和交通出行,摆地摊往往会引起城管的驱逐,也大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出动,也就是我们口中所说的“夜市”。
然而当下我们的经济环境受到了内外部的压力,疫情给经济发展带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将地摊经济放在“阳光下”,正是看到了地摊经济的独特优势:灵活,体量小,门槛低,能够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同时摆地摊的成本往往较小,可以为普通人增加收入,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
二、地摊经济的利弊
地摊经济的发展可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也有利于民生。正如所说的,“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表达了官方对地摊经济的肯定态度。近期,多个城市已经开始松绑地摊经济,例如上海将于6月6日启动首届夜生活节,助力经济增长。
然而地摊经济的发展是不是也有一些需要规避的问题呢?毕竟就像硬币的两面,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
日前,中央文明办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鼓励和支持并不等于没有规矩,地摊经济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还是要进行管理和规范。以往一提到地摊,很多人想到的是脏乱差。因此如何让地摊经济规范化经营,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健康、安全、卫生是底线,其次应该做到不扰民、不影响交通、不污染环境,商贩们也要担起自身的责任,不卖假冒伪劣产品和违法违规产品,才是地摊经济的应尽之意。
敲黑板时刻
今年疫情相关的新闻都应该是我们备考过程中关注的重点,下面东方也为各位小可爱整理了一些相关的新闻和评论,大家要学会从热点去挖掘考点,用训练实务的视角去积累自己的财经知识哦~
三、财经消息
地摊经济火了相关个股涨了
据央媒报道,6月1日上午,李克强考察山东烟台一处老旧小区,在小区对面,许多商户在店门前摆起了摊位。李克强关切地询问摊主疫情期间受了多大影响,是否享受到房租减免,员工工资能否照发等。
李克强说,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市场、企业、个体工商户活起来,生存下去,再发展起来,国家才能更好!这已是近期第二次为地摊经济“点赞”。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就曾谈到地摊经济,李克强表示,“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
早在今年3月,成都市就发布了允许在居民居住集中区附近开辟临时占道摊点摊区,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置占道夜市,营造市井场景等举措。
而在今年5月,中央文明办也发布消息称,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这无疑为城市逐步放开地摊经济吃了一颗“定心丸”,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其中。
电商纷纷出手扶持计划亮眼
在成都,有市民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去年我们小区门口那条路上还没什么人,但今年4月份开始,晚上出来摆摊的小商户特别多,水果、卤味、小龙虾、衣服.....应有尽有。”
在郑州,记者获悉,不少郑州市民开着私家车来摆摊,打开后备箱直接变摊位。一位女摊主说,自己是上班族,本来就喜欢逛夜市,现在利用业余时间来摆摊,增加点额外收入,每天营业额差不多有1千元。
据支付宝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国已有1200万小店和路边摊收入实现了同比增长,这当中,数字小店的表现尤其抢眼,支持支付宝消费券核销的小店,收入流水比发消费券前一周环比增长高达73.4%。
事实上,除了政策松绑,电商巨头也为地摊经济复苏注入加速剂。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包括阿里、京东、腾讯、美团等企业,在近期公布了对地摊经济、小店经济的扶持措施。
5月26日,美团宣布启动“春风行动”百万小店计划,为了帮助商户引流,美团与地方联合推出消费券为小店增收。
5月29日,阿里巴巴发布地摊经济扶持计划,将在1688网站推出“地摊批发专区”,并提供超过700亿元免息赊购,为超过3000万名“摊主”提供全方位的进货和经营支持。
6月2日,京东发布“星星之火”地摊经济扶持计划,从保供货、助经营、促三方面入手,组织超过500亿的品质货源,为每个小店提供最高10万元无息赊购,全力支持地摊和小店经济。预计该计划将服务百万个便利店+百万家地摊,为超过500万人的提供供应链和服务支持。
6月2日,腾讯旗下微信支付宣布面向平台超5000万小微商家发布“全国小店烟火计划”,在线下线上一体化、福利补贴、商家教育指南、经营保障支持方面输出四大全新数字化政策,助力小微商家。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地摊经济受关注利好消费行业,随着各地政策的放开,地摊经济成为了经济复苏的新动力,一方面拉动人数上升,另一方面带动消费。“相信不久以后,会有更多的电商平台加入到扶持地摊经济这一计划中。”
百货板块大涨“售货车”尾盘启动
地摊经济的火热不仅体现在线下,相关概念股在二级市场已作出反应。
6月2日,A股零售百货板块迎来一波行情,其中关联度最高的商业连锁板块当日盘中一度上涨近2%,创下一年多来的新高。周二收盘,10只个股涨停,其中广百股份三连板,百大集团、茂业商业、小商品城、供销大集等二连板,南宁百货、浙江东日、上海九百、友阿股份等首板。
6月3日,地摊经济概念股持续火爆。茂业商业、广百股份涨停,百大股份、供销大集、王府井、南宁百货、*ST友谊等个股跟涨。
近日,被称为“摆摊神车”的五菱汽车推出“五菱荣光翼开启售货车”,受到市场关注。受此影响,6月3日港股五菱汽车盘中大涨,午后一度涨超120%。
来源:金融投资报
四、财经评论
让“地摊经济”释放城市活力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李克强说:“两周前,我看到报道,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
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背景下,“地摊经济”之所以受到点赞,主要在于这是保保民生、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的暖心之举。“地摊经济”的存在,有助提升低收入者,让城市充盈着温暖的烟火气。
中央文明办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这无疑是为促进“地摊经济”发展进一步松绑。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城市占道经营等经济业态管理就完全放开,更不能认为可以毫无原则随意占道经营。而是要求城市管理不断提升精细化水平,从涉及民生的细微处发力,将人、食物、摊位、垃圾等细节管控到位,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用好“数字城管”“数字物业”等技术,不断提高城市治理效能,让老百姓享受更多便利,让城市展现出更多发展活力和温度。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