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很多的家长对于孩子的英语启蒙很是头疼,虽说现在有很多的英语启蒙班什么的,但是家长的作用也是非常的重要的,字母之间今天就来讲讲美国孩子的口语启蒙之路.
01、孩子怎么学会说话?
美国建构主义的语言发展观有个著名观点:孩子学说话,主要靠聊天和“自我消化”,比如说模仿其他人的语言,不停重复听到的新句子,在聊天时,如果不会表达,就自己“创造”新词。
另外,孩子的语言能力靠要刺激。靠什么刺激:使用该语言的需求、兴趣、能理解意义。
下面说一说,美国父母怎么帮孩子学会说英语?
02、美国孩子学说话,要过哪几关?
到6岁左右,美国孩子就差不多能熟练说英语了。在这之前,他们的语言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家长又是怎么做的呢?
0到1岁
孩子出生后,会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不舒服,饿了,冷了,热了,或是疼了等等,还会踢踢小腿儿,晃晃小胳膊,来表达自己的高兴或不高兴。
等宝宝长到八个月时,会发出“da,da,da”“ma,ma,ma”这类声音。父母听到会后非常高兴,也会用类似声音回应孩子,来表达肯定。
大约八个月到一岁时,孩子对语言的理解力极大增强,远远超过了他们所能表达的能力,所以开始通过“单词”来表达自己了:Mommy,Daddy,Bye-bye,Baby,Cookie,Milk,Juice,No.
但这个时候,他们还说不出完整的句子,常用一个单词表示一句话,比如孩子想表达:I want a cookie时,就会直接说cookie.
·经常给孩子说话、唱儿歌、读书,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玩具,帮他们调动各种感官,去看去摸去闻去听去咬。
·给孩子听各种不同的声音,比如乐器的不同乐调,收音机的广播,门铃声,吸尘器洗尘的声音,动物的叫声等等;并在恰当时候,会告诉孩子这是什么声音,比如小狗的叫声“a dog barking”。
1到2岁
大部分的孩子到一岁半的时候,大约能使用20到50个单词。这时,孩子逐渐从一岁前的“单词式语言”,提高到“电报式语言”。
比如,当孩子想表达Daddy is coming home soon,就会使用简短的电报式语言:Daddy home.
·补充孩子的语言,给孩子提供语言示范。当孩子说dolly(洋娃娃),妈妈会回应说Here is your pretty dolly或者是Do you want your dolly?
·与孩子更多地互动,提升孩子的理解力。比如妈妈说完Here is your pretty dolly后,会继续与孩子互动:Can you hug the dolly?Let me see you hug her.
·通过要求孩子来回答,来鼓励孩子开口。比如妈妈接着问:Tell me about the clothes your dolly is wearing.
2-3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语言能力有了极大的飞跃。
他们的口语词汇增长为300到1000词,但他们能听懂并理解的词汇已经高达2000到3000词。
虽然两到三个词的电报式口语他们依然会用,但也逐渐增加冠词、介词、代词等的使用。还有一个明显特点是,他们非常喜欢重复性的、具有押韵性的语言。
·选择孩子能理解的,押韵的,重复性的儿歌和童谣以及绘本给孩子唱和读;
·带孩子在生活中理解新的概念,比如去超市supermarket,带孩子去超市里亲身感受什么是超市,超市里都有什么东西,超市是如何结账的等。
3-4岁
从三岁迈向四岁的孩子,所掌握的词汇量继续增加,使用的语言结构也更加复杂。
他们会注意到一些语法结构,比如会尝试着使用名词复数形式,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但因为英语语法具有不规则性,他们也常常会出错,比如有个孩子对老师说:I dropped a block on my foots and hurted myself.(foot的复数形式不是在后面加s,而是变成feet;hurt的过去时不是加ed,而是保持不变)
这个阶段的孩子在玩耍的时候,也经常自言自语,描述自己正在做什么。玩橡皮泥的时候,有孩子就会说:I'm pounding the yellow play dough and making a cake.
·当发现孩子的话有语法错误时,美国父母的做法:以鼓励为主,“悄无声息”地向孩子展示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
比如当听见孩子说:Me feeded fishes.妈妈不直接说:No,you should say I fed the fish.而是鼓励孩子:yes,you did a very good job when you fed the fish.
5-6岁
孩子们的词汇量继续增加,口语词汇量大约为2500,使用的句子结构也更加复杂。但是遇到以/l/,/r/和/sh/结尾的单词,也常会发不准音。
还有个重要地方要考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到了入学的年纪。
在美国的公立小学,采用的是「美国的全科教学」,一个班级只有一位老师,负责教授所有科目。这种方式是以某个主题为中心,在不同的学科内全面展开,让孩子们在有意义的任务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在家庭教育中,美国父母会延续“全科教学”理念。
比如跟孩子讲到季节时,就会用到很多种方式,像读跟季节有关的绘本,带孩子做户外考察,春天去观察植物,冬天看雪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观察一年四季的风景,把它们画下来,和孩子一起创作和季节有关的故事,等等。
03、英语是第二语言,就一定学不好?
在One child,Two Languages一书中,详尽描写了“英语非母语的孩子,放在纯英文的环境中,会发生什么?:
当只会说母语的孩子来到新环境,发现周围人说的语言,与他的母语不同,他只有两个选择:继续说母语,或者完全沉默。
但“沉默”不是拒绝所有任何接触,孩子会选择表情、神态、动作等各种方式交流,所以这个阶段应该叫做“非口头语言表达期”。同时,他还会通过“观察”和“演练”来学习新语言。
积累到一定程度,孩子会开始主动输出语言,但这种一般还是“一句话一个单词”的电报式语言,和经常听到、使用普遍的“公式化语言”,比如:
(快保存图片,经常拿出来让宝贝学吧~)
最后,孩子会顺利进入语言运用阶段,虽然这个阶段经常出错。
从上面可以看出,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孩子,与英语为母语的孩子,在学习一门语言时,发展阶段中有相似的部分,所以我们可以学习美国父母的策略,助孩子促进孩子第二语言的发展。具体做法看这里——
·买一些“会说英语”的玩具和孩子一起玩
比如我家这个二手玩具遥控器,很受俩孩子欢迎。
点击不同按钮,遥控器会说数字,会预报天气:“Sunshine today,cloudy tomorrow.”会说“stop,go,”会说“volume up”“volume down”,会唱歌“Press the button sing a song...”
还有一些会发出各种声音的玩具,比如这套同样被俩娃当宝贝的Elmo。
这个琴可以不仅发出各种乐器的声音,各种不同的节奏声,所配套的绘本中还有乐谱的提示。孩子可以根据琴谱上标注的字母,来自己弹奏他熟悉的儿歌童谣,这对感知声音,感受音乐、感受各种节奏非常有好处。
这些玩具能让“母语强势”的孩子放下戒备心,心情愉悦的同时就听到英语,还能反复去听,听多了,不自觉就开口去模仿,去说。
·家长要尽可能多地参与其中
有能力的妈妈多与孩子进行亲子口语对话。
能力待提高的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唱儿歌、读绘本、看动画片,自己先学习起来,把学到的地道表达用于自己的口语中。当然,多鼓励孩子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