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让孩子学习音乐和乐器,其中钢琴课是一门热门课程。由于缺乏经验,父母不可避免地会在孩子的钢琴学习中出现一些误区。让我们看看这些常见的误区。
不要以为学的年头长,课上得多学的就一定好。练琴时间的长短才是检验一个人水平高低的标准。试想一下每周上课一小时,回家不练琴。一年下来一共48小时才练两天的琴。这样的量难道不可怕吗?
技术的积累那可是全靠练琴在支撑啊。可能刚开始学的简单我们看不出差距,但是时间长了优势略势就很明显了。其实练琴时间的长短才是你学习音乐的真正时间,所以要是可以让孩子自主练琴就非常棒了。
如果过分夸大考级的作用,一味地给孩子定规矩,要求今年考几级明年考几级,这样急于求成的盲目追求等级会阻碍孩子的钢琴学习。长久下来,孩子的基本功没打好,弹奏技巧僵化,练习不全面,反而更加得不偿失。
一位在幼儿师范学校从教30来年的教师打了这么一个比方:盲目考级就有如让一个孩子仅上了一年学后,就直接他(她)三年级的语文、数学考试题,这样考过之后又赶快接着背五年级的考题,之后再啃初中的考题……以便让孩子能上大学少年班,培养出一个优秀的、令人羡慕的神童。殊不知如此揠苗助长,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损失,这就有如沙地建楼,永远也建不起真正的高楼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