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虽然部分学生的本科专业并不完全决定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去向和未来发展,但还是很大地影响了未来、升学轨迹,所以建议学生从高中阶段就开始结合自己性格、兴趣、学科表现、现实因素等方面考虑自己在大学里要学习什么专业。
一、美国本科专业选择时间
在美国,不同大学有不同的专业选择要求,一般情况下对于专业的选择取决于如下几种情况:
(1)列明申请的专业方向
有些大学要求高中生在大学申请表上就列明他们想要申请的专业方向,这个时候学生就需要在申请的时候,明确专业,即为intendedmajor,这里的意向专业和大二的declaremajor(确定专业)是不一样的。
(2)申请表的“undecided-未定”选项
有的大学对于学生还不太明确自己要学什么的时候,可以选择“undecided-未定”选项,但注意,这个并不是所有大学都有这样的选择的,此外,学生虽然可以选择“undecided-未定”,但是在写大学文书的时候,虽然不需要明确专业,还是需要有一个或者两个大方向的。
(3)可转专业
即使选择了明确的专业,很多大学会在学生入读的年,从通用课程开始,学生并没有开始学专业课,所以学生后续即使兴趣方向变了,也可以选择转专业,但是本校的一些热门专业,即使转专业也不一定那么容易。
在一些大学里,有些专业要求学生修很多的专业课,或有些课程只向某些专业的学生开放,那对这些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就应该尽早确定专业方向。还有一些专业规定了严格的修课顺序,如果学生在选课和修课时间上落后了,就会导致延迟1-2个学期毕业的后果。
二、如何选择专业?
(1)职业准备:
选择一个可以帮助你准备进入某个职业或研究生/博士学位学习的专业。你可能是想成为一名护士、商人、物理治疗师、电子工程师,等等。
在正式决定专业前,可以先在相关领域选修1-2门课、看看大学该专业的教学大纲、跟该专业的学生交谈等,看你是否准备好可以应付这个专业的大学学习。
对于高中生来讲,利用10年级和11年级的暑假参加大学的pre-collegeprogram,可以让他们提前体验和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专业课程是怎么样的。
(2)未来职业发展前景
虽然上大学的目的和价值不仅限于未来的赚钱能力,但上大学是一笔时间和金钱上的投资,“钱途”是现实但必要的考虑。
根据PayScale.com的统计数据来看,“钱途”的专业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学、精算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统计、学、经济学等。当然了,在考虑“钱途”的时候也要结合生活质量来衡量——如果你在办公室里工作得不开心,那些6位数的工资可能也就没那么值得了
(3)感兴趣的科目
如果你喜欢你在学习的东西,你会更有可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和你的大学经历中,这也意味着更好的成绩、以及在本领域中建立更多很好的关系。
如果你的热情是在哲学,不要因为担心研究生升学、或觉得哲学系学生不明朗,就马上放弃考虑读这个专业。很多文科专业(liberalartsmajors)能培养学生很强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些都是很多公司企业所青睐的技能。
(4)还为决定专业,通用课程探索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自己想学习什么专业,没有关系——绝大部分学校要求学生到大二才决定明确的专业方向即declaremajor。
这就让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充分利用大学通用教育课程(generaleducationcourses),选择你最感兴趣的科目。
可以多跟教授、辅导员或在读高年级大学生交流,也可以寻找一些实习经历,帮助你找到最合适你的专业甚至职业方向。
高中学生可以通过打工、实习项目等去探索某些工作领域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和性格。
(5)第二专业(Minor)或双专业(Doublemajor):
如果一个专业方向并不能满足你的学术兴趣和才能发展,可以在大学时候考虑辅修第二专业。辅修专业跟主专业很像,唯一不同是辅修专业要求学生完成的课程学分比主修专业少。如果学生对两个专业都非常感兴趣并且愿意接受挑战和应付更多的学习任务,可以选择双专业。
很多双专业的大学生都选择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两套不同的价值、观点、知识和词汇。当然了,修双专业代表学生要修两整套专业课程,意味着在有限的大学生涯中就很难修这两个专业以外的其他课程了。
高中生在高中阶段要在主要科目中(英语、历史和社会科学、数学、科学、艺术)保持好成绩,能避免明显偏科的情况,除了在自己特别擅长的科目上不断挑战高难度,也要在自己稍弱的科目中寻找突破点,努力保持均衡发展。
在美国的大学里,专业和课程种类繁多,高中生可以在高中早期就开始了解大学专业的主要分类,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提前做探索、了解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