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国际教育中心 编辑:佚名
学子介绍
Ayden
许子涵
天省国际教育中心2023届毕业生
文理兼修、思想深刻、六年天省少年
托福115分、ACT34分
AP10门、AP杰出学者奖
校辩论社社长
哲学碗写作优胜奖
约翰洛克写作竞赛finalist
昊源英才奖学金、昊源英才毕业奖学金获得者
美国南加州大学、华盛顿大学、波士顿学院、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录取。
STRUCTURE
/ 结构决定发展 /
尽管读了很多篇学生故事,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故事要从何说起。我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时针分针好像一点一点被推回,倒转,而我又回到10月的那些晚上。
“主文书就像是拍电影,你是主角,这是有关于你的故事。”
“那老师,谁是摄影呢?”
在我还不知道什么叫做宗教性质的悬置,电影制造景观,场域,仰望,的时候,我对电影还有着狂热的热爱。422 10bit, Raw, 白平衡, ISO,35mm,16mm,我非常坚信我可以在很多年后家里的沙发上躺着,和朋友说,张艺谋的画面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摄影的出身,可见原点对人的影响是始终牵拉,始终不断,持之以恒且每秒更新的。
(张艺谋作品:留白)
只不过这个故事太过幼稚,夭折了。我从没想过我对电影的热爱要从哪来,要到哪去。没来由,疯狂,燥热,混杂着莽撞,跌跌宕宕,所以不奇怪,我落笔写文书的时候,它消失了。电影应该不是我的热爱,至少不全然是。这个过程我的探索十分混乱,还有一种独特的生命性:它会自求出路。这种生命性不是说脱离了本体它能自由探索,而是说,我的想法,进入了某种结构以后,就只有一个方向了。结构决定发展。这是那段时间的总结。就像风雪山神庙,这个故事是林教头上山的因,是大雪压倒草料场的果。有了风雪,林冲的茅屋就要塌,然后就要离开。有了风雪,陆虞候就能放火但又不能进去确认林冲在不在。有了山神庙,林冲看到家没了就一定会去躲风雪,陆虞候也一定会去躲风雪,大家都怕冷。而先到的林冲一定会用石头压死庙门防风雪,后到又打不开门的虞候两人一定只能在屋外房檐下,又一定会交谈陷害林冲的奸计。林冲很难不听到,听完以后能去哪里?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刺配沧州都还不能活命,还能去哪里?只能是梁山。这是一种最直白的,结构决定发展。又或者檀香刑,凤头、猪肚、豹尾,这也是一种结构决定发展,换而言之,因结构的优越性,作品已经不再在靠作者编写了,作品有了自己的必然走向,作者无法干预作品的样子了。
因此,把我放置在地图的中央,先加一点时间,就会发生很多主题:成长 脱离 挣扎 权威 书写 叙事,再加一点空间,主题就可以扩张,然后具象化:钓鱼、踏青、读书、上课、呼朋唤友、踩单车、逛大院,最后只要远离这张地图,然后静静地看。我自然会有我的故事,我就拍好了我的电影。我的主文书顺利的交了上去,**所,北卡。
Ayden同学的摄影作品
Ayden同学的摄影作品
PERSON
/ “人”是我的主题 /
我大学选定的专业,虽然没具体下来,但是大方向是人文社科,因为一切的一切都说得通。比如我会在物理课上操纵物理模型,推演结果的时候,在物块上看到了人一样的发展:抵御外力做功,induced current opposing change,带电粒子有电场就和地球有引力场是一样的,人也有自己的场。不同的外力作用其上,状态的改变,场域的转化,纵横交错之间无数的可能喷涌而出,而老师精挑细选,生怕超越了我知识所能驾驭的范畴,留下两三个滑轮,导线,线圈摆在那里,让我自己把玩摸索。尽管我物理学地浅薄,没法看出来这些外力在内部建立了什么新的机制,新的通路,新的发展。但我也乐在其中,在物理课上一下学两门功课,一门物理,一门物理,只是后一门想来应该扩写成‘事物运行的道理’。我物理学得**的时候,是我人文精神最叠浪涌起的时候,于是高三继续选了物理课。前边学的不好,因为一直在跟着公式走,后来跟着人走了,学的就好了,不苦闷,分还高。所以我打定决心这辈子要和人搏斗了,要和历史上翻了一番又抛出来的各个事件在现代世界杀红了眼,抓着它的尾巴说,“你果然不是现代人!”它看了看我,“孩子,你也不是现代人。”我看着身上的各种印迹,说,“是哦!”,我还要跟他人做朋友,要跟他人做敌人,要跟他人做爱人,要跟他人做仇人,要跟自己缠斗良久,至死方休。人,是我的主题,人的问题,就是我的问题。因此我要做人的斗士,是人的利剑,也是人的坚盾,还要做人的酒神,人的日神。
(Ayden和老师同学们)
THEME
/ 我的主题是“人” /
我一直对理论研究不抱有太多热情,因为我始终相信如果我要在和世界的互动当中打磨我自己,我就应该更积极的回馈世界,这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尽管世界从不会有一天醒来跟我讲:嘿,该回馈我了。于是我更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给真实世界带来一些改变。
所以我去了很多次城中村。
我感觉,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好多人向我讲述了自己。他们无一例外经历过社会聚集视角的灯照。一般聚光灯的使用,戏剧电影摄影等等,至少能满足一个目的:引导视线。正是这种视线,有的时候刀一样划开皮肤,露出里面或许雪白或许恶臭糜烂的肌肉,如果雪白就要质疑雪白的真实性,如果恶臭糜烂就可以大声嘲笑。人和人的扎堆,一下子成了声音的放大器,把反对的调门按低了。
写了一段稍微卖弄的话,意在写出大家内心深处对于少数群体的在意,然后我们一起来想想,诶,声音的聚集,宏大叙事和个人叙事的偏差背离,社会景观的锻造,戏剧社会的构成。有关宏大叙事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它不一定适用于个人叙事。它有时服务于政体,政体尽管宣传服务于人民,使命,亦或是责任。但是我觉得这里很适用的一条原则是,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宏大叙事来的悄无声息,它是节律,是无声的自我演说,是力量最为显著却又难以觉察的漂浮生物。语言可以是它的载体,语言本身甚至可以是意识形态的威压。语言在承载表达意图的时候,不自觉又或在他人意志影响下,把语言使用者的生活背景。信仰,原则强加给本意,使得本意在传播时发生扭转和偏差,远离既定轨道。语言在被理解的同时,不自觉又或在他人意志影响下,把信息接收者的生活背景,信仰,原则强加给本意,使得本意在接轨时发生扭转和偏差,远离给定表达。简单来说,你说英语,西方世界的意识形态滚滚而来。你不说,浪潮无门而入所以褪去。
因为无察觉,所以这种侵入才让人感到害怕。我们要开始怀疑自由意志,怀疑‘怀疑自由意志’这个动作是否经由自由意志产生。所以听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大拒绝的时候,也不用太惊讶,一定有人不想就这样的过:糊里糊涂的自由呐喊者受制于自由。
所以这注定是一篇不太一样的学生故事。我没有聊到考试,没有聊到太多申请,比起有同样要在人文社科领域做出天地的同学,我没有聊到我的愿景,又或是放上我喜欢的一些句子。因为我相信申请有一些最基本的原理,但没有完全共通的法门。因而学生故事**的价值在于从中发现基本原理的运用诀窍,以及听到更多人,看到更多人,理解,欣赏,批判更多人,从中找寻属于你的故事。
“我曾在金风中漂泊,谢绝那此前让我历经极度心碎的村落的庇护。从停滞的生命散乱的湍流中我不断提炼厄瑞涅忠实的含义。美曾从它那任性的紧缚中奔涌而出,把玫瑰带给喷泉。”
——勒内•夏尔
写在最后:
感谢我的父母,所以我从小到大可以是一个自由成熟的孩子。
感谢莫董事长,我在这所学校六年,言不能尽感激之情。
感谢潘校长,当年一句今天的六百六就是中考的七百分真的鼓舞了我。
感谢英才的每一位老师。吴总监,谢谢你的信任和支持,很多我们的对话我都记在本子上。军哥,我三年的人生灯塔。李老西,我还想再吃一次火锅。我**的班主任,申请季我最靠谱的战友和导师。Winnie老师,姐你真的太可爱了,大家都觉得。*哥,我当时真没想过现在可以申创意写作专业。大帝,我发过朋友圈小作文的男人,哥你太牛了。相识不久但深感厉害的Joyce老师,谢谢你帮我ACT冲了出来,当时在后排刷题的时候每天都想要放弃又每天都得到你的支持。Demi老师,每天见到你的笑容都是一种治愈。Zoe老师,你是我见过最善良和关爱的老师。
感谢林荣邦,杨震,傅队,E,洪老师。
感谢Annabel,Thomas,Lauren,Louisa,Ashley。谢谢你们陪我走过申请季。
感谢我的家人,你们是我永远的靠山。
感谢我自己,谢谢你相信自己并一路前行。
祝福大家,祝福我,祝福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