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给孩子适度的空间不要过度把孩子保护起来
要让孩子接触社会这个大环境,了解社会的善恶美丑。这样做的前提是要提高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识,学会保护自己。
比如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小区的商店去买一瓶酱油,买一包盐等。让孩子独自去完成一些事情,而不是啥都依赖爸爸妈妈,甚至还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
02、提高孩子的自制力
棉花糖实验(Stanford Marshmallow Experiment)是斯坦福大学Walter Mischel博士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在幼儿园进行的有关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学经典实验。在这些实验中,小孩子可以选择一样奖励(有时是棉花糖,也可以是曲奇饼、巧克力等等),或者选择等待一段时间直到实验者返回房间(通常为15分钟),得到相同的两个奖励。
在后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能为偏爱的奖励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如更好的SAT成绩、教育成就、身体质量指数,以及其他指标。然而现在有疑问提出,自制力,而非战略策划能力(strategicreasoning),是否是影响行为的因素之一。
因此,爸爸妈妈们要让孩子去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成功和失败,很多时候并不单靠努力或脑瓜聪明,而更有赖于是否具备“延迟享乐”的心理素质。那些不急着吃掉棉花糖的孩子,为了实现目标而肯于忍耐,所以获得了最后的成功。而那些一拿到棉花糖就马上吃掉的孩子,则不愿克制自己的欲望,只图一时痛快,往往与机遇擦肩而过。
03、把“杂草”和“石头”摆在孩子的脚下让孩子感受和经历困境
04、锻炼孩子的意志
爸爸妈妈们可以多让孩子经历一些刺激性锻炼,让孩子可以不畏艰辛,有更坚韧的意志。
比如:在周末、节假日的时侯,爸爸妈妈们可以带孩子去爬山、郊游,从家里的小温室走出来,有机会感受饥饿、干渴、寒冷,并逐一进行克服。
05、适度通过物质奖励的方法去激励孩子多参与家庭中力所能及的事情
06、当孩子面临困难时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
不管是在生活方面、学习方面、还是与人交往方面,出现困难时,只要是在孩子能承受的范围内,就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去独立面对。
很多家长在孩子做作业遇到不会的问题时,总是有求必应,立马告诉孩子正确答案。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先让孩子自己思考,实在不会,家长才可以加以引导,绝不能是直接告诉孩子答案。
父母应该适当地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经历他应该经历的世界,积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经验,承受他们应该承受的磨难挫折,只有这样,这些祖国的花朵才不至于烂在肥沃的花盆里,而是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成为真正的国家和社会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