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首铭演说

400-666-4820

全国学习专线 8:00-22:00
天津首铭演说
天津首铭演说以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实战落地的前沿课程,轻松互动的授课方式  帮助学员实现自我突破,深度成长,助力全民素质提升  
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书玉苑 >天津培训学校 >科学发声方法-天津科学发声培训机构

天津口才学校新闻

科学发声方法-天津科学发声培训机构

发布时间:2019-10-30 16:17:27 已帮助:427人 来源:天津首铭演说

科学发声方法-天津科学发声培训机构

科学发声培训机构

 科学发声是一种正确习惯的养成与体现,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嗓子,说话时字正腔圆,清晰透彻,优良的声音掌控能力,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是关键和重点,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些科学发声的小方法!

科学发声方法
  一、发声原理

  任何乐器发声都是由动力、振动体和共鸣器三部分组成,人体发声也不例外。人发声的动力是由肺部呼出的气息,发声体是喉头内部的声带,共鸣器是喉腔、咽腔、口腔、鼻腔、胸腔等腔体。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咬字器官、呼吸器官。呼吸控制:我们所呼出的气息是人体发声的动力,人声音的强弱高低长短以及共鸣状况都与呼出气流的速度、流量压力的大小有直接关系。主要是靠胸腔的扩大和缩小,吸气肌肉群在收缩时胸腔扩大,内部气压小于体外气压。生活状态下的呼吸:如人在安静时的呼吸多数是腹式呼吸,这时人的胸廓没有明显的活动,主要是隔膜肌。

  为了满足传情达意的需要,声音必须充满活力、色彩鲜明、富有弹性。发声的科学标准是: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圆润集中、朴实明朗、刚柔并济、虚实结合、色彩丰富、变化自如。

  二、呼吸方式介绍

  (1)胸式呼吸:有的人吸气时上胸部隆起,肩微上抬,这就是胸式呼吸,又叫浅呼吸。

  (2)腹式呼吸:有的人为了吸气深,吸气时腹部隆起(人静卧时的呼吸方式),这就是腹式呼吸。这种呼吸吸气量也不大,发高音时吃力。

  (3)横膈膜呼吸法:吸气时肺部向前后左右上下全面扩张,吸入气量大,感觉腰带处渐紧,胸腔向两侧张开,同时小腹自然紧缩。呼气时小腹保持紧缩状态,气息均匀而缓慢地外流。

  (4)呼吸支持点:声音要有个立足的地方,支持点就是以横膈膜及下肋两侧做支点,当我们咳嗽或笑的时候,可以直接感觉到它的支持作用,“笑得肚子疼”就在这个部位。

  没有经过呼吸训练的人,常常唱歌时,脸红脖子粗,青筋暴起,歌声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等,都是与气息支持点没有保持住有关。

  反之,我们掌握了呼吸方法,有了支持点的感觉,那么,当我们歌唱发声时,变会感到声音仿佛落在我们所控制的气息上,也就是说声音是由呼吸来支持了,这种声音不但悦耳响亮,而且能强弱自如地做出各种变化来。

  三、科学发声方法

  胸腹联合呼吸,是科学发声中最重要的概念。要想胸腹联合呼吸,先要进行腹部肌肉扩张和收缩的练习,练腹肌。腹肌强健而富于弹力,则有助于呼吸的控制和气量加大。我们常讲一个人说话底气足,底气主要依靠腹部力量,也就是常说的丹田之气。

  锻炼丹田气的方法:平卧在床上,做若干次叹气练习,并把尾音拉长。因为平卧时的呼吸一般是自然的胸腹联合的呼吸;在腹部上放几本比较厚重的书,顺序地进行着慢吸慢呼,快吸快呼。快吸慢呼或,慢吸快呼等练习。不要使书摇晃或歪倒,要使书平稳升起又渐落下;做数次放声大笑的练习,在若干次抽泣及快速喘气的练习,为的是使腹部动作快速的颤动。

  (1)吸气: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气息时使下肋骨附近扩张起来,腹部方面,横膈膜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小腹则要用力收缩,不扩张。背部要挺立,脊柱几乎是不动的,但它的两侧却是可以动的,而且也是必须动的,而且也是必须向下和向左右扩张的,这时气推向两侧与背后并贮在那里,保持住,然后再缓缓将气吐出。

  (2)吐气: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控制住气息徐徐吐出,要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这就是所谓的气息的对抗。这个力可以在生活中体会到。例如我们抬重物时一定要“一鼓作气”,要屏住一口气,站起来之后,还要保持住这股气,这股气需要保持横膈膜的扩张,才能顺利抬起,如果一泄气,一松劲,重物就难以抬起了。

  以上就是书玉苑为您介绍的【科学发声方法】的新闻内容,天津首铭演说是一家专业的演讲口才培训学校,课程内容涵盖成人软实力素质教育,青少儿演讲口才培训与企业内训等丰富完善的课程体系设置,以学员的学习效果为教学导向,以学习的学习质量为教学中心,为学员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更多课程详情,或者您有任何想要了解的问题,欢迎在线咨询!


上一篇: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介绍-天津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培训机构
下一篇:营养师职业详情介绍-石家庄营养师培训机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天津首铭演说地址:天津市河北区进步道38号国银大厦 咨询电话:400-666-4820
沪ICP备12032008号-5 网站地图 注册 登录 招生合作 版权/投诉 免责声明 更新时间: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