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语文素养提高班

来源:深圳菁英汇国际教育 时间:04-22

作为小学语文 老师,每一年,都曾被无数次地问道:“语文是什么?”“语文学什么?”“语文怎么学?”近年,“大语文”概念铺天盖地地刷新和冲击着每一个即将上学或者已在校的学龄儿童父母的教育理念,引发了许多“欢喜”和“焦虑”。“欢喜”的家长,觉得多年的应试教育终于迈向真正的素养教育了,“焦虑”的是,从哪里出发,到哪里起步,走向何方?

语文的重要性

语文综合能力是一套将中华文化、人文思想及自然百科能全息化、无缝衔接化,使认知超越学科的完整认知体系。把孩子培养成有中国心、爱国心,能够进行批判性思维并能够拥抱差异文化的未来国际公民是使命。

人文学科及艺术、语言、富有感染力言论对于一个领袖、领导力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际上,超过半数的领导人持有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的学位,商界领袖也表示,最重要的职场技能都与人文学科有关。

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对走公立体系和国际体系的孩子同样重要,而且黄金年龄就是在低龄段,语言不仅仅是工具,更是领导力的基础。

生活在中国,未来扎根在中国,语文综合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领袖能力。

如何让孩子学好语文?

美国语言学家、哲学家诺姆·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人类的本能;这和美国实验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史蒂芬·平克在他的著作《思想本质》中所提出的:“语言是一种元能力,即便我们会讲,还要通过不断的操练来完善它,因为它是洞察人类本性之窗。”他们俩都是当代重要的语言学家、思想家、科学家,他们的研究让我们有一个跳出传统中文系的视角来看待语文。

但除了语言学的普遍规律,汉语语文对我们来讲,还有特殊意义。它是我们的母语。现任教育部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也说:“一般讲语文是语言文学或者语言文字,都能涵盖语文的主要部分,但不全面。语文是母语学习,它是基础性的学科。从这个内核往外辐射,语言、文学、文字、文化等方面,都和母语学习紧密有关,几个方面应当是互相融合习得的。母语是终生都要学习的,也必然带上民族文化内蕴。”那我们该如何启蒙孩子进行终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该如何引导他们从字、词、句这个简单的交际本能向外拓展到民族文学、文化内涵里去呢?

郑老师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悟出语文学习得从“娃娃”抓起,系统地从幼小衔接班出发,从声旁、形旁等解构汉字造字法学习字族类文字,从“一到十、百、千、万”数字成语解码引申义,从童趣十足的古诗“咏鹅”循序渐进引入到《世说新语》的“咏雪”,体会“咏物”之妙,同时深入浅出地解析国学经典、熟读成诵。而一年级就开始主以中国历史小故事“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伏羲制卦、仓颉造字”等来串连整个古代史脉络,带孩子们潜入广袤无际的历史海洋,辅以陆上丝绸之路、三星堆夏商遗址等游学,找寻文化根源,学会在学习中融合、在行程里观察……提高文学审美和阅读能力。同时针对一二三年级做出不同水平的分级阅读和写作训练课程,做到每月精读一本书,每年进行两次长途文化行程、不定期短期旅途等配套活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给孩子在语文世界里开一扇门,给孩子以培养素养能力为主的语文素养教育。

老师介绍——郑老师

2006年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辅修史学,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中学一级教师职称,曾任市级语言文字委员会测评员,十几年如一日,于语文教学领域深耕细作,曾教过一年《大学语文》,带过三年中考毕业班,现坚定做小学语文教师,立志成为基础教育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对于低龄段学生文史类的启蒙、学习和延伸,有自己独到理解和教学方法,并且热爱研究教学,擅于将文史结合,把语文知识和历史典故融合在一起,通过故事和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并产生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记住并且学以致用。

并且,对于走国际教育路线的学生,针对这个群体学习中文的难点和特殊性,郑老师有大量的教学经验和成功教学案例。

课程设置

语文提升课程设置如下:

一、课程:

套餐一:80课时,2课时/节,1节/周;

套餐二:160课时,2课时/节,2节/周

二、可选项

1、(可选)

a:全年三次面谈:通过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观察,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习惯、成长经历,学生目前所在的学习,以及家长的教育目标,和家长进行深入面谈,并对学生接下来的在校学校、全素质培养和未来择校提供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面谈时间分为:首次开课后一个月、学期末和全年学期末;

b:每月一次书面反馈,家长可根据书面反馈,通过或在线;

2、上门陪读(可选):

一日之计在于晨,晨读可以高效的帮助孩子的中文学习,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中文的学习需要大量的阅读、朗诵和背诵的积累,而很多家庭受限于家长的时间,同时家长毕竟不是专业人员,有时候往往陪读不成,反而激发亲子矛盾,或者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阅读书籍;等等。

以上问题,我们统统为您解决,提供上门陪读的老师。

所有老师均为深大文学相关专业(或同类院校)优秀学生或毕业生,经老师培训上岗,陪读材料由老师基于学生的整体情况和需求而指定的材料。

3、传统文化寻根之旅(可选)

由专业的老师指导,沿着“夏商周—元明清”的历史朝代顺序,定制适合孩子年龄段和知识储备的文化之旅,真正的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带着孩子在行走中,感知、理解和热爱我们这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真正实现从小建造孩子的中国心,“扎根华夏、学贯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