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培养幼儿基本的阅读技能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从左到右阅读,从上到下,从前到后读书;书籍要珍惜,不要损坏,不要撕页,不要乱涂乱画。
3、促进幼儿在书面语和口语之间建立联系,让他们认识到每个单词都有一定的意义,要自觉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其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早期阅读不同于学龄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充分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要,定位不应过高,要求不应过于苛刻。无论是学期目标的确立还是学时目标的确立,都要考虑到幼儿的基础、心理特征和兴趣需求,确保所有的目标都能通过幼儿的主观努力来实现。
此外,要从情感态度、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教学目标的确立。尤其要注意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情感的需要和幼儿学习个性的培养。
应该明确“幼儿是阅读活动的主体”。只有树立“以幼儿发展为基础”的理念,突出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根据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和幼儿阅读行为发展特点,在幼儿阅读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互动原则: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早期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阅读兴趣的产生和阅读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与阅读内容、阅读方法、阅读交流等方面的互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的作用。
(2)全体原则:教师应相信每个幼儿都有潜力得到积极发展,观察、分析、综合评价每个幼儿的不同阅读基础、兴趣能力、个体化教学、分层指导,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3)发展原则:早期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幼儿在获得阅读经验和掌握阅读技能的过程,充分发展和完善幼儿的阅读情感、阅读态度和阅读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