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初中新加了物理等学科,孩子们刚开始接触这些学科学习起来会有些困难,明明记住了公式但是就是容易做错题目,海风教育今天就来总结一下初中物理易错知识点.
01、声音在空气里传播速度不是340m/s,而是在15℃时。真空中声速为零,做题一定细心审题。
02、真空中不能传声
这不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到的,而是通过实验推理。现实中不能将空气罩中的空气全部抽出,属于理想实验法。
03、音调
一般指声音的高低,和频率有关,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04、响度
一般指声音的大小,和振幅有关,和用力的大小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05、声音不一定听得到
比如真空中,比如美国总统开会,再比如超声波次声波(人耳可听频率范围20-20000HZ)。
06、音色
用来区别不同的发声体,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生活中的有些用高低来描述声音的响度)
07、回声测距要注意除以2,因为是往返的路程。
08、光的直线传播是需要条件的,必须指明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不然的话光会发生折射。
09、凸透镜成像、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要想错了哦。
10、平面镜成像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正虚”。
一虚像,要画成虚线;
二等大的像,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实际不变,比如我们看远处的山,觉得变小了,实则大小不变。
11、光的色散是牛顿发现的,不要仅仅觉得牛顿只在力学方面比较牛哦。
12、实线与虚线的区别
光线要注意加箭头;
实像,光线是实线;
法线、虚像、光线的延长线是虚线。
13、光线斜射入水中,反射和折射总是同时发生的。作图时注意全面性。
14、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5、物距和像距
照像机的物距:物体到相机的距离;像距:底片到镜关的距离或暗箱的长度。
投影仪的物距: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
16、成像原理
照相机的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的原理: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的原理: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7、虚像总是同侧正,实像总是异侧倒
不仅仅用于凸透镜成像哦,其他光学现象同样适用。比如水里的鱼看上去是正立的像,所以一定是虚像。
18、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和色光决定
和物体顔色相同的光可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
19、汽化和液化
汽化的两种形式:蒸发(任何温度下进行)和沸腾(一定温度下进行)。
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20、沸腾时气泡越往上越大,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
21、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熔点,常见的有: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属。(图像有平直段,即为熔点)
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有:蜡、松香、沥青、玻璃。(图像没有平直段)
22、六种物态变化
熔化:冰雪融化,金属熔化等。
凝固:冰雹,房顶的冰柱,河面结冰等。
汽化:蒸发、水变成水蒸气,注意水蒸气是看不到的,看到的白气属于液化成的小水滴。
液化:雾、露、雨、白气等。
凝华:雪、霜、雾淞等。
升华:干冰人工降雨,灯丝变细,衣服冻干,樟脑丸变小等。
固液气方向变化的属于吸热,反之为放热。
23、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条件
一达到一定的温度(熔点和沸点)
二继续吸热。特点:晶体熔化或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24、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一般情况下,温度↑,密度↓,热胀冷缩,但水比较特殊,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
25、天平读数
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26、天平调平
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27、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和路程、时间没有关系。
匀速直线运动条件下,运动方向上受力一定平衡:
竖直方向:F拉=G物水平方向:F拉=f摩擦
无论是哪个方向运动都有此结论。另:分析力时可以将匀速直线运动看做静止状态来分析(受力情况均为平衡力)
28、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