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成绩与理想学校相差太远的学生
首次高考成绩只有400分,想通过复读一年考上清华北大,这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复读不是万能的,复读一年涨100-200分的人是小部分,但根据大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考生复读一年,只能提10-30分,更有甚者,复读一年比上一次高考成绩还差。如果你的高考成绩与理想学校相差较大,那么建议考生可以放弃复读了,即使再读一年,也很难达到录取标准,复读就几乎等于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了。
2、心里总在打鼓的“墙头草”
每年高考结束,总有一群同学在复读和升学之间反复横跳:今天觉得“再战一年肯定能逆袭”,明天又想着“万一明年考得更差怎么办”。这类同学的问题不是成绩差,而是缺乏坚定的信念。
3、从骨子里厌倦学习的人
有些学生高考落榜本身就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是厌倦学习,在父母的威逼之下,违心地选择复读。这种学生在复读期间,自然还是无法对学习产生兴趣,只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想要学习提升,有些天方夜谈。所以,家长在选择是否让自己孩子复读的时候,需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并询问孩子的真实意愿。如果孩子的志向不在读书上,让孩子就此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也是一个皆大欢喜的选择;当然也有的孩子不懂事,抱着反正父母养着,父母说让复读就去复读的心态,随波逐流,也肯定无法在复读一年里得到提高的。
条条大路通罗马,并不是非得走复读这一条路。
4、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的考生
复读的成本可不只是学费!一年的补习费、住宿费、生活费加起来,普通家庭压力巨大,有些地方复读一年费用高达10万元!这不仅意味着家庭经济负担加重,还会让孩子背负“必须考上”的沉重心理压力。而且毕业后比同龄人晚一年进入职场,在年龄和就职竞争上都不占优势。与其赌一把,不如选择其他发展路径,人生的赛道本就不止一条。
5、被父母逼迫的学生
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强烈兴趣,即使有好的老师和计划,也难以取得显著进步。父母不应强迫孩子复读,以免增加压力。
6、已经尽全力备考,提分空间小的
如果你高中阶段都很认真学习,每天挑灯夜战,但还是没有考得好成绩,提分空间很小的,这种情况也不建议你再次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