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步应该怎么做?
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学习音乐,首先就是为孩子选择一种乐器,而忽略了孩子本身对音乐的感受,这样的思路其实是不对的,因为孩子对音乐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即使刚刚出生的孩子,经常听到美好的旋律,音乐的种子也一定会在小小的心灵中扎根生芽。所以,想让孩子学好音乐,先要培养她对音乐的兴趣,多听有了对音乐的热爱,才能把乐器学好。
如果孩子还小,可以播放一些欢快的儿歌,让孩子去听去感受,大一点后可以带孩子看一些音乐剧或者音乐会,让孩子认识不同的乐器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当这一系列的认知建立完成后,再让孩子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乐器进行学习,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应该选择什么乐器学比较好?
当孩子对音乐有了一定的理解,其实在选择学习的过程中,家长很容易被各种招生信息或者眼花缭乱的乐器种类所迷惑,接收到的信息越多,越容易想得多,比如:让孩子学什么乐器好呢?几岁开始学合适?
有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说著名的大提琴家马友友的,他一开始也并不是要学大提琴,当时他爸爸带他去乐器店,让他自己去选择一件乐器,马友友选择了大贝斯——低音提琴,为什么呢?因为贝斯,这就是孩子的想法。爸爸说了贝斯太大,你现在学不了,我们先学一个比贝斯小一号的大提琴好吗?等你将来长大了,咱们再学大贝斯好吗?于是马友友接受了,最后造就了一代伟大的大提琴家。所以,在选择乐器方面,孩子喜欢是决定一切的首要原则,孩子自己想学什么就让他学什么,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决定。
对孩子学乐器的建议年龄,一般来说,4岁以上为宜,个别乐器可能需要孩子到7、8岁以后才能学。比如需要肺活量较大的萨克斯,或者过早学习会导致牙齿畸形的笛子等。那些对身体没特殊要求的乐器,比如电鼓,4岁左右便能学习,但如果孩子有兴趣,更年幼也可以开始。
家长还需绕过哪些坑?
让孩子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难免会进入几个误区,那就是孩子是否具有音乐天赋,孩子的自身条件不够好,比如手指不够长?音准好不好?以及让孩子拼命考级,这些对于孩子而言都是不太合适的,首先音乐天赋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要想让孩子对音乐更敏感,最重要的是多听多练,日积月累天赋自然就培养出来了。其次,外在的因素对于孩子能否学好音乐,只是占比很小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孩子对所学内容的坚持和热爱,这是支撑孩子在音乐路上走下去的关键。最后,也是非常普遍的考级问题,这成为很多家长考量孩子学习成果的一个途径,但并是孩子学习音乐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