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天津音乐学院国际艺术教育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前身为北洋女师范学堂,1906年由近代著名教育家傅增湘先生创办,是国内较早的公立高等学府之一,1959年发展为河北美术学院。 [详情]
学校优势 天津音乐学院前身是创办于天津的中央音乐学院。1958年10月中央音乐学院迁址北京,留下部分师生员工,在该院原址成立了天津音乐学院(初名河北音乐学院,翌年更为现名)。首任院长为著名音乐教育家、理论家缪天瑞。1980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有权授予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的院校。建校以来,先后有许勇三、董兼济、陈振铎吕水深、王莘、王域平、宋国生等一批著名的专家教授在校任教。经过65年的建设,学校已经成为培养音乐、舞蹈、戏剧、影视专门人才的重要高等艺术教育学府。 人才培养目标 音乐教育方向始终坚持以教学质量为根本,以人才建设为核心,突出“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办学特色,着力构建与学院办学定位、发展规划、培养条件相适应的“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本科招生设有声乐、钢琴两个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招生设有声乐、钢琴和柯达伊教学法三个专业方向。 艺术管理方向为国内同类院校中首创,旨在培养懂艺术、善策划、会经管的高素质国际型、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助力国家文化艺术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本科招生设有音乐商务与音乐传媒、音乐批评两个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招生设有艺术管理硕士专业方向。 师资队伍结构 音乐教育与艺术管理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学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0人,专任教师31人,正教授8人,副教授17人。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日趋完善。学院聘请特聘教授、行业优秀教师和产业精英担任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联动互补,推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的进一步提高。 教学成果展示 音乐教育方向在历年参加的全国音乐教育专业五项全能团体及个人比赛中成绩斐然,位居全国音乐院校前列;自弹自唱特色课程获批市级教学团队;多门课程入选音乐教育方向艺术硕士研究生协作类核心课程建设,并被国家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遴选为示范课;烛光合唱团在多场高规格音乐会和演出中都屡获佳绩。 艺术管理方向经过二十年坚持不懈的大胆探索和创新实践,在师资队伍、硬件设施、育人模式和教学成效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两次荣获天津市教学成果奖。学生先后荣获国家、省部级奖励百余项,两次夺得全国“挑战杯”金奖。先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级规划教材、天津市优秀本科建设课程,连续六年成功举办国际艺术与文化产业管理高峰论坛及系列学术前沿工作坊,在国内外学界业界产生良好反响。近年来,学校加大了对艺术管理方向的资金支持力度,建成了设施先进、条件优越的文化产业创新实践平台,获批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与校外多家文化艺术和传媒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践实习、就职创业搭建了广阔平台。 毕业生就职前景 天津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与艺术管理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先后为社会培养了本硕毕业生千余人,筑造了良好的办学口碑和品牌。毕业生升学就职出路前景广阔,很大部分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中坚力量,为国家的文化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天津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与艺术管理学院将继续秉承传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出德艺双馨的专业音乐人才而不懈奋斗。
师/资/大/咖
校区展示
-
天津市河东校区
-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十四经路9号
- 热线:400-666-4820
- 查看地图 在线咨询
- 动态
- 问答
-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