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晚,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健康教育负责人、北京大学临床与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师张妩老师为学生们带来了《幸福成长系列讲座期——习惯与改变》线上讲座。本次讲座旨在更好地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增进老师和学生的沟通,通过分享案例与学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习惯对学习与生活的影响,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
2019—2020学年学期老师和学生学习讨论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向学生们提出了三点要求 :做一个自我激励的学习者、做一个有计划的学习者、做一个善于思考的学习者。这些是学生未来在海外大学学习生活中所必需的能力。
学生在每个年级所面临的挑战都是不同的,不管是课业问题还是升学问题,每位学生都需要做出自己的选择并将挑战变为机遇,在自己梦想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在线上学习期间,学生需要在家完成日常的学习任务,这需要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合理安排时间,让自己更快地适应在家学习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2019—2020学年学期班主任老师带领学生小组学习
在讲座开始时,张老师让学生们回想哪些是自己每天都会重复去做的事情,哪些是不会重复去做的事情。随后,张老师告诉学生们:我们在生活中有40%的行为是习惯造成的,并且我们的习惯中包含着许多信息。那么习惯是如何产生的呢?习惯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和生活呢?面对这些问题,张老师给学生们讲述了小老鼠走迷宫的实验:
在小老鼠刚刚开始走迷宫时,实验人员在迷宫中固定位置放置了食物。走过几次迷宫之后,小老鼠开始按照固定路径到达食物所在的位置。之后,实验人员改变了迷宫中放置食物的位置。当小老鼠再次进入迷宫时,它依然按照食物位置改变之前的路径在迷宫中寻找食物。
这个实验说明了通过习惯行为、奖赏、暗示建立的循环实现了习惯的形成。所以,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可以利用同样的方式达到改变原来不好的习惯并形成良好的新习惯的目的。比如:给自己制定一项学习任务并设置一个小奖励,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就可以获得小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步让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除了让学生了解习惯的形成,张老师还提醒学生们要用科学的方式为保持良好的习惯做准备。
1.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良好的身体是一切的基础。保证睡眠时间、保持户外运动、健康饮食是保持身体健康基础的之一。
2. 了解自己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长短,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3. 制定计划,并按照计划完成今天的事情。
在讲座中,学生们也积极地与老师互动,并将自己在家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和情况向老师提问。相信通过这次讲座,学生们能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学习生活,真正成为自我激励的学习者、有计划的学习者和善于思考的学习者。
希望通过这次讲座,学生们都能做出改变,为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而努力,并将这些习惯保持到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最后将下面的三句话送给学生们。